印尼嚴格清真食品標誌
     2003.7.30  1:28:06 PM      
 (Asian News﹐﹐伊光編譯)
      印度尼西亞對清真食品的管理向來不嚴格﹐生產廠家自行加標記“清真食品”﹐而生產者很多是非穆斯林﹐他們沒有嚴格的制度約束。 印尼週圍的一些穆斯林國家﹐對清真食品的管理非常嚴格﹐如馬來西亞﹑文萊﹑泰國﹑菲律賓﹐他們的食品標誌是經過有關部門的核准﹐頒發生產執照﹐並且食品生產過程都有伊斯蘭專家的監督和檢驗﹐因此﹐印尼的出口食品在許多國家遭到拒絕。


  印尼社會福利合作部長尤素夫‧卡勒星期二說﹐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而清真食品的生產和出口﹐這麼不負責任﹐是對東南亞穆斯林用戶的不尊重。


  在印尼國內﹐超級市場和食品商店﹐對清真食品的包裝沒有標誌的要求﹐大家習以為常﹐認為這個國家都是穆斯林﹐沒有標誌也應當是清真的﹐但是他們不知道﹐這裡有許多食品公司是非穆斯林經營的企業﹐他們不懂得清真食品的意義和原則要求﹐主要是華人和其他國家的投資商人。


  印尼的許多穆斯林學者團體近來對這個嚴肅的問題一再向政府提抗議﹐也有許多地區的政府要求中央政府為這件事負責﹐盡早出臺新政策﹐嚴格管理清真食品的生產﹑質量和明確的標誌。 他們說﹐做到這件事並非難事﹐可以參照馬來西亞和文萊的現成經驗。 重要的問題是政府的管理﹐必須經過嚴格檢查和生產監督﹐保證在所有環節上﹐原料和生產都是真正的清真。 現在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看到明顯的食品清真標誌﹐如歐洲﹑美洲﹑非洲﹐甚至中國。


  實行新制度的管理對於生產場家是多了一些麻煩﹐但是﹐政府必須為穆斯林顧客負責﹐也是為了印尼食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 印尼過去曾經因為“印都米”牌方便面的問題發生過嚴重的糾紛案﹐70年代時﹐有人發現在清真商店出售的方便面配料中含有豬油的成份。 後來2001年因為餐館使用非清真佐料的問題也引起過騷動﹐就是因為政府沒有嚴格的法律管理制度﹐政府應當吸取歷史教訓﹐使這樣的醜聞不再發生﹐就必須立法和建立管理體制。 這兩起事故都引發了穆斯林群眾上街示威和抗議。 當時阿布杜拉‧瓦希德當政的時候﹐曾經以政府的名義嚴格要求所有餐館保證一切佐料必須清真﹐不允許為了增加口味而偷偷使用非伊斯蘭的食品增加劑﹐如酒料和豬肉香腸﹐欺騙穆斯林顧客。


  伊斯蘭學者伊沙‧蘇萊曼說﹐政府應當為清真食品立法只是一個方面﹐另一個主要的問題是應當對民眾加強教育﹐生產者與消費者都應當有清真規範的意識﹐才能引起真正的重視。 例如﹐70年代的方便面事件﹐如果顧客的清真飲食意識很強﹐就不會造成長期食用而沒有發現。 如果沒有教育和宣傳﹐生產商只知道他們被強迫執行制度﹐而不懂得為什麼這樣做﹐以後仍舊會有問題。


  在印尼﹐唯一有資格核准和監督清真食品的機構是印尼伊斯蘭學者聯合會(MUI)﹐政府應責成他們負責這項工作﹐各地就不會出現各行其事的混亂局面。 以MUI名義發放的清真食品標誌也可以在國際清真食品市場上獲得認可﹐提高印尼清真食品的聲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lalto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